蓋亞假說(Gaia Hypothesis)
蓋亞(Gaia),是希臘神話中大地母神的名字,西元 1972 年詹姆斯‧洛夫洛克
(James Lovelock)以蓋亞為名提出了一個假說。他認為起初地球的環境并不適
合現今大部分生物生存,然而地球藉由原始生物的作用,逐漸改變了環境,而
適應新的環境而產生的新物種,也同樣的與環境進行調控回饋,于是地球推動
著生命的演化,而生命也同時改變著地球,如同生命體一樣,維持著一種動態
的進化。本文所介紹的赫氏圓石藻,由于其對于環境的調控性質,遂成為蓋亞
假說的啟發與極好的注解。
狂亂的赫氏圓石藻大軍
當環境條件合適的時候,赫氏圓石藻細胞便會爆發性的成長,進入「開花」(Bloom)狀態,此時的圓石藻的生態密度,每公升可以多達 10 萬個細胞之譜,佔該水域
浮游植物細胞總數的九成,可以說壓制性的侵略了整個海域。大量繁殖的赫氏圓石藻細胞在此時大量的合成鈣板,這些由多層鈣板覆蓋的圓石藻、與漂浮在水面
上的游離鈣板在水體中具有極高的光線折射率,因此使得整片水域成為乳白色。儘管單體的赫氏圓石藻細胞十分微小,細胞直徑只有 4×10-6 米,肉眼無法觀察,
但是當他們群聚開花為「水華」時,其覆蓋的海域有時可以廣逾十萬平方公里,幾乎同等于英格蘭島的面積,遠從衛星上便可以清楚的觀測到。